2006/01/12

知識分享~~~~渾沌理論

混沌理論與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 混沌是指動態系統之一種行為,該系具有1、巨額的(可能是無限)吸子(Attractors,類似交通號誌中的遵循方向)2、對初始狀態的敏感性;當然混沌是描述由規則掌握的不可測行為。混沌學家研究複雜動態系統之行為模式;複雜是指該系統常包含多重相互影響之因子;動態則是正常流動量一直改變中;混沌是稱為非線性動態現象中之次集合、混沌是複雜系的次集合,混沌現象似乎俯拾皆是:裊繞上昇的香菸煙束爆裂成狂亂的煙窩、風中來回擺動的旗幟、水龍頭由穩定的滴漏變成零亂、上下波動不斷之股價走勢;綜合而言,混沌理論中心概念雖然是我們不能準確預測系統之現有狀態(State of System),但應能架構出系統的行為模式,因此混沌理論不是強調系統的不規律性或無秩序,反而是重視系統中的秩序性,特別是類似系統的普遍行為(Universal Behavior),這可由其中的各式吸子或碎形(Fractal)表達,為我們處理更符合自然界現象的非線性動態系統(Nonlinear Dynamic System),此時已跨出一大步,同時混沌理論對大多數不穩定性系統有強大預測能力。 1961年氣象學家勞倫斯(Edward Lorenz)正研究天氣預測問題,主要運用包含12個程式的計算模型,某天他欲重新檢查一個序列,為節省時間,他由序列的中間開始運算,然而卻出現與原始型態大不相同的結果,最後發現原因出在小數點上,原先電腦記憶初始值為0.506127,但勞倫斯為節省紙張,在報表紙上僅印出小數點下三位數,即0.506,他後來輸入的數值較初始值少0.000127,結果卻大異其趣,直是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而整體系統對初始值敏感的現象就是有名的《蝴蝶效應》:「秘魯一隻蝴蝶鼓翼可能經過一連串複雜不可測事件連接,加劇空氣騷動,最後引發侵襲德州的颶風」。   混沌現象(Chaos) 混沌為一種看似隨機的非線性確定過程。其為非線性,因為混沌乃非線性動力系統的一種;其為確定,因為我們可以寫出混沌軌跡的支配方程式。 雖然混沌系統可以寫出支配方程式,但系統在長期上仍不可預測,其原因可歸為兩點: 1、此動態系統是一個反饋(feedback)的系統   若起始值產生微小的誤差,經由非線性函數的疊代作用(iteration)而迅速放  大,使預期陷於混亂狀態,因此在混沌系統在短期預測上是可以的,但長期預測則不可能。 2、臨界點的概念   關於此點,可用一個古老的寓言來說明:『稻草弄斷了駱駝的背』(a straw broke the camel's back),駱駝突然的倒地是一個非線性的反應。因為它的倒地是與某根特殊的稻草並無任何直接的關係。這種觀念就是法國數學家德姆(Rene Thom)所謂的摺皺(fold)用來描述系統從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經歷突兀、不連續變易的非線性變化。 混沌現象的性質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為一個反饋系統。 為數個臨界點(critical levels),也就是有很多的均衡點存在。 必須為碎形結構,也就是說它具有自我相似的性質(self-similarity)。 對起始值具有強烈的敏感度。 混沌創造了使用電腦與處理特殊圖形、在複雜表相下捕捉奇幻與細膩結構圖案的特殊技巧。這支新的科學衍生出它自己的語言,獨具風格的專業用-碎形、分歧、間歇、週期、摺巾(folded-towel)、微分同相(diffiomorphisms)和平滑面映象(smooth noodle maps)。這些運動的新元素,就像傳統物理學中的夸克、gluons是物質的新元素一般,對有些物理學家而言,混沌是一門進展中的科學而不是成品,是形成而非存在。
-----------------------------------
看完後有感想嗎???
我猜也只有智哥會有心得吧~~~~~
說說吧~~~~



以上為轉貼

謝謝~Wellken

望塵莫及~~~~


來點勇氣吧~~~~~~

即使是毀滅的星期三, 沒有人支持的日子裡~~~~~~

也盡量把背挺直一點, 才能在茫茫的大海中, 看到那似乎是天堂的島嶼

辦公室氣氛的嚴肅, 工作上的極大壓力, 身邊的寂寞, 內心的落寞........

唯一的幸福難道就是鏡中的自己嗎???

鬍子突然長了出來~~~~~~不變的似乎是那帥氣的臉龐以及那黑框的眼鏡~~~~~~~~~~

也許吧!!!!!

來張偉大的硬漢合照~~~鼓勵一下吧~~~~~~~~~~~~~~~~~~~~


謝謝~Wellken

知識分享~take a look~~~~

以下為轉貼, 謝謝~Wellken

-------------------------

一位92歲的老先生問說:「我每天睡前喝15c.c.的白蘭地,就可以睡的很安穩,這樣可以嗎?」老先生沒肝病,糖尿病或消化性潰瘍,身體硬朗,每天散步,我點點頭,當然好啦!
長期飲酒過量對身體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如肝硬化,小腦退化,手顫抖,周邊神經病變,大腦萎縮,失智症等等。而酒醉常常誤事,開車更是危險,但是不少文獻報導喝少量酒可減少心血管疾病及缺血性中風的發生。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雖是大腦退化性疾病,近年來有不少醫學數據顯示,一般認為原只與中風有關的血管性因子(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頸動脈硬化等),也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因此,以此類推,少量酒既然能降低心血管病及腦中風的發生率,是否對阿茲海默症也有相同的效果呢?2002年1月的醫學雜誌刺絡針(Lancet 2002; 359: 281-286)上一篇來自荷蘭的論文也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作者對荷蘭鹿特丹(Rotterdam)市5395位55歲以上無失智症的居民在1993-1994期間作詳細的會談,包括過去的病史,服用的藥物,生活型式,以及過去一年來吃過的食物及喝過的飲料,喝酒的量,次數及種類(分為葡萄酒、啤酒、烈酒和加料酒)。參加者並接受各種神經心理測驗,以評估是否有失智症。根據問卷的喝酒資料,參加者分為5組:(1)不喝酒(1113人),(2)每星期喝酒少於1份(1156人),(3)每星期至少一份,但不天天喝(1518人),(4)每天喝酒一到三份(1443人),(5)每天喝酒大於4份(165人)。
一份的酒倒底是多少呢?標準的一份(one standard drink)含12公克的酒精量,即相當於約180c.c.葡萄酒,360c.c.啤酒或45c.c.的烈酒。
結果,平均追蹤6年後,有197位發生失智症,其中146位是阿茲海默症,29位是血管性失智症,22位是其他病症造成的失智症。以每天喝酒1到3份這組(輕中度酒量)得到失智症的比率最小。因為失智症的發生可能與參加者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血壓是否抽煙或有糖尿病有關,所以把這些因素以統計方法控制後,經過分析,發現輕中度酒量這組仍明顯的較少失智症患者,其發生率只有不喝酒組的58%,減少了將近一半,又以男性(40%)比女性(85%)更為明顯。這組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比率為不喝酒組的72%,而血管性失智症發生率為不喝酒組的30%。失智症之發生與否與喝那種酒並無關聯,所以主要還是酒精的效用。
另一個1997年在法國出產葡萄酒有名的波爾多(Bordeaux)地區的研究,追蹤當地65歲以上2273位居民,3年後,發現每天喝葡萄酒3到4份者,得到失智症比率只有不喝酒的19%,而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比率為28%。95%的居民只喝葡萄酒,不喝其他酒類,所以無法比較那種酒才有失智症的保護作用。
為何適度喝酒可減少失智症的發生呢?荷蘭的這位作者認為有兩種解釋,一是酒可能降低心血管的危險因子,如抑制血小板凝集或改變血脂濃度,尤其此篇文章中血管性失智症之發生率明顯減低更支持此項假設。第二個原因可能與大腦海馬區的釋放乙醯膽鹼有關,而乙醯膽鹼已知可增進記憶和學習的功效。在老鼠實驗中,發現少量的酒精可促進海馬區乙醯膽鹼的釋放,而高濃度則反而抑制之。這種現象也許可以解釋為何每天喝酒一到三份可降低失智症的發生率,但超過則無益。


閒來獨酌一杯,或好友相聚,小飲三兩杯,話語溫馨,是有益健康。最怕時常豪飲、拼酒、逼喝,以致亂性生事,或醉得不醒人事,這樣子的喝法,只會傷害身心,而無助於失智症的預防。